咨询热线
1833006439640Cr、42CrMo是中碳合金钢中使用较为广泛的牌号,本期讲述其金相组织与对应的热处理工艺,相应的加工性能、机械性能。
图1 850X
图号:图1
材料:40Cr
工艺情况:调质处理
浸蚀方法:4%硝酸酒精溶液浸蚀
组织说明:
基体为回火索氏体及少量铁素体。
由于淬火加热不够或冷却速度不足,均可能出现铁素体,但此试样为淬火加热温度偏低,而保留下来的未溶铁素体,属调质处理不完全组织。
图2 100X
图号:图2
材料:40Cr
工艺情况:热轧后空冷
浸蚀方法:4%硝酸酒精溶液浸蚀
组织说明:
珠光体约75%、网状铁素体约25%,晶粒度为7级。
40Cr钢是用途最广泛的调质钢之一。铬是强烈提高淬透性的元素,含有1±0.1%铬的40Cr钢,在水中淬火时可使Φ40mm的圆棒完全淬透。同时,铬又是碳化物形成元素,当钢中含铬1%左右时,一部分铬将置换Fe3C中的铁而形成(Fe、Cr)C合金渗碳体,一部分铬将溶入铁素体,具有提高铁素体强度和硬度的作用,使力学性能有所提高,其强度比相同含碳量的碳钢提高20%,并有良好的塑性。
图3 400X
图号:图3
材料:40Cr
工艺情况:850℃加热20min淬油,180~200℃回火1h
浸蚀方法:4%硝酸酒精溶液浸蚀
组织说明:
中等长度针状回火马氏体。
40Cr钢淬火后在 200℃以下低温回火时,淬火马氏体逐渐变成回火马氏体。由于该工件加热温度适当,奥氏体合金化充分,经回火处理后能较好地发挥材料的潜在性能。
铬元素还可细化钢的晶粒,减小过热敏感性,还能提高钢的抗回火稳定性,阻碍钢中碳化物的集聚,使碳化物保持。一定的分散度,从而提高调质钢的强度。但铬钢对回火脆性比较敏感,所以在中温回火后应快冷。
图4 500X
图号:图4
材料:40Cr
工艺情况:加热850℃,保温20min 后油冷
浸蚀方法:4%硝酸酒精溶液浸蚀
组织说明:
淬火马氏体、贝氏体和回火马氏体,硬度48~49HRC。因淬火时冷却不足,曾在贝氏体转变区域停留,故在组织中出现了贝氏体组织。另外,在切割试样时,由于冷却不充分,部分马氏体出现回火现象。
图5 500X
图号:图5
材料:40Cr
工艺情况:调质处理
浸蚀方法:经在饱和苦味酸水溶液加入几滴环氧乙烷(洗涤剂)溶液的浸蚀
组织说明:
显示奥氏体晶粒大小的索氏体组织。
40Cr钢经调质处理后,正常显微组织应为回火索氏体和少量未溶铁素体。但奥氏体晶粒大小一般难以显示,而奥氏体晶粒的大小对调质钢的强韧性的关系颇为密切。奥氏体晶粒大小也是衡量热处理工艺执行情况的重要手段。
为了显示调质钢奥氏体晶粒大小,可以采用上述试剂,加热至65℃~70℃浸蚀后,金相磨面呈氧化色时,即可以显示其奥氏体晶粒大小。图中黑色细线条即晶界线。
图6 400X
图号:图6
材料:40Cr
工艺情况:真空淬火
浸蚀方法:4%硝酸酒精溶液浸蚀
组织说明:
中碳马氏体以及少量黑色条状自回火马氏体。真空加热主要靠辐射传递,加热均匀,因此表面除无氧化脱碳外,工件变形小为真空热处理的主要优点。
图7 63X
图号:图7
材料:40Cr
工艺情况:淬火、回火
浸蚀方法:4%硝酸酒精溶液浸蚀
组织说明:
黑色淬火托氏体以及粗大网状分布的铁素体。铁素体所构画的晶粒约为一级。工件加热温度偏高,使奥氏体晶粒急剧长大,而在随后冷却过程中冷速过小,发生铁素体沿奥氏体晶界析出,以及随后的高温组织向托氏体转变。
图8 500X
图号:图8~图10
材料:40Cr
工艺情况:形变热处理(锻造余热淬火)浸蚀方法:4%硝酸酒精溶液浸蚀
组织说明:
图8,板条状马氏体,呈细条的板条,具有成排特征。
图9,马氏体,保持板条形态,透射电子显微镜复膜图像。
图10,板条状马氏体和碳化物颗粒,透射电子显微镜复膜图像。
所谓高温形变热处理,是将 40Cr钢在奥氏体稳定温度范围(>Ac3)进行形变,随即进行淬火,得到板条状马氏体。板条状马氏体的形态为细长板条,在显微镜下成为一束束的细条组织,束与束之间有较大的位向差。在透射电子显微镜下,板条状马氏体结构内有高密度的位错,因此,板条状马氏体又称为位错型马氏体。放大至20000倍的透射电镜观察,发现在板条马氏体条片之间有碳化物析出,这可能是由于板条状马氏体的形成温度较高,在板条马氏体形成过程中有碳化物析出的缘故。
经高温形变热处理的工件,由于锻造高温加热而得到比较粗大的组织,将使钢的淬透性显著提高,并可获得富有韧性的板条马氏体。一方面由于锻造余热淬火,从组织的粗化来说,将降低材料的强度和塑性,但另一方面由于马氏体形态的改变而得到弥补和改善。因此,总的来说,经高温锻造余热淬火的工件,其强韧度比普通调质状态的性能为好。
图11 100X
图12 500X
图13 100X
图号:图11~图13
材料:40Cr
工艺情况:锻造后坑冷
浸蚀方法:
图11、图12,未浸蚀图13,4%硝酸酒精溶液浸蚀
组织说明:
超温锻造裂纹。
图11,沿晶龟状裂纹和内氧化。
图12,裂纹沿着硫化物和晶间内氧化扩张。
图13,裂纹大部分沿晶界裂开,裂纹尾部没有脱碳。
一批Φ200mm的40Cr圆钢,锻造后发现有数量较多的圆钢表面出现不同程度的裂纹。这批圆钢硫含量较高,并有硫化物沿晶界析出。由于硫化物(FeS)的熔点较低,容易产生晶界的氧化和熔化。圆钢的始锻温度应为1200℃,终锻温度为800℃。实际操作时,始锻温度偏高,超过1200℃,造成沿低熔点的硫化物在晶界产生内氧化和熔化,锻造时在应力的作用下,产生沿晶角状裂纹。龟状裂纹的裂口在表面时,由于高温时和空气接触,使裂纹两边脱碳,而内部龟状裂纹不与空气直接接触,所以裂纹两边没有脱碳。
图14 实物 1X 图15 100X
图16 500X 图17 500X
图号:图14~图17
材料:40Cr(齿条轴)
工艺情况:调质处理
浸蚀方法:
图15~图17,4%硝酸酒精溶液浸蚀
组织说明:
原材料裂纹缺陷。
图14,针织机上齿条轴调质处理后,车削加工时发现外圆表面出现较多的条状裂纹。裂纹长度40~50mm。
图15,横向截面经金相分析,裂纹深度最大1.40mm,并发现在裂纹两侧均出现一层铁素体组织,直至裂纹尾端。
图16,放大500倍下观察,裂纹中有灰色氧化物。
图17,远离裂纹处为正常基体即回火索氏体,可见到微小的碳化物颗粒。估计回火温度偏高,因而硬度亦较低,不足20HRC。根据以上分析,裂纹不是淬火造成的,而是淬火之前已存在,因为裂纹两侧有脱碳层现象。
图号:图18~图20
材料:40Cr
工艺情况:锻造后正火再调质处理
浸蚀方法:4%硝酸酒精溶液浸蚀
组织说明:
锻造裂纹,淬火欠热。
图18,在黑色裂纹两侧出现明显的脱碳层。
图19,近裂纹尾端,裂纹中有氧化物,两侧铁素体亦多于表层。
图20,心部基体组织为索氏体及沿晶界分布的铁素体。从裂纹两侧出现全脱碳层证明,裂纹是锻造时产生的,故正火处理时在裂纹两侧造成脱碳。
根据图所示的心部组织,该工件调质处理亦不完善,证明调质处理时淬火温度偏低,因而保留着较多的铁素体。
图号:图21~图23
材料:40Cr(踏脚板锻件)
工艺情况:锻造、切边,调质处理(盐浴加热)
浸蚀方法:
图21,未浸蚀图22、图54,4%硝酸酒精溶液浸蚀
组织说明:
图22,为裂纹内为非金属夹杂物,两侧为变形层,呈流线状。
图23,为高倍下基体组织形貌,索氏体和极少量铁素体,裂缝两侧已错位。
调质前,锻造切边中发生的裂纹。分型面区承受相对强烈应变,工艺控制不当,在切边应力作用下极易开裂。
图号:图24~图28
材料:40Cr
工艺情况:锻造
浸蚀方法:
图24、25,未浸蚀。图26~图28,4%硝酸酒精溶液浸蚀
组织说明:
图24,锻件横截面组织分布形貌(1)为中间细晶区,(2)为上、下近表层,过热粗晶区,(3)为表面短裂纹。外表呈橘皮状。
图25,(3)区表面裂纹形态。
图26,(3)区近表层组织形貌,珠光体以及条、块状铁素体,晶内铁素体呈针状析出形成魏氏组织状,并有一沿晶裂纹,组织严重过烧。
图27,为图23中(1)区,基体组织为珠光体及铁索体,晶粒均匀,相当于6~7 级。
图28,为图23中(2)区放大图,基体为珠光体及沿粗大晶粒的晶界分布的铁素体,晶粒度相当于1级,为严重过热区。
该试件为表面过烧,在高温下锻造所造成的缺陷组织。
图号:图29~图31
材料:42CrMo
工艺情况:图29,退火态。图30,850℃淬油,180℃回火。图31,850℃淬油,560℃回火
浸蚀方法:4%硝酸酒精溶液浸蚀
组织说明:
图29,珠光体和白色铁素体,呈带状分布。
图30,回火马氏体,带状偏析。
图31,索氏体和上贝氏体。
42CrMo钢含碳量和含铬量比35CrMo钢高,淬透性和强度也随之提高,可用于大截面、高强度的重要零件。但42CrMo钢淬火开裂敏感性比35CrMo钢大,切削加工性能和焊接性能也比35CrMo差。
图32 100X
图号:图32
材料:ZG42CrMo
工艺情况:铸后调质处理
浸蚀方法:4%硝酸酒精溶液浸蚀
组织说明:
回火索氏体以及极少量铁素体,组织呈明显的枝晶状偏析。
铸造过程中形成的组织枝晶偏析,需经高温扩散退火才能消除。直接调质时,合金元素未能均匀化,反映在试样浸蚀后色泽深浅不一。
铁素体在基体中的含量常作为调质工艺质最的指标之一,一般在100倍下评定。
图33 500X
图号:图33
材料:ZG42CrMo
工艺情况:铸造、正火后调质处理
浸蚀方法:4%硝酸酒精溶液浸蚀
组织说明:
回火索氏体及少量铁素体,灰色小块状物为夹杂物。由于合金元素存在,组织均匀化比普通碳钢较困难些。希望通过正火细化组织、改善枝晶偏析。本样品仍存在组织不均匀现象。
来源:每天学点热处理